“從目前展示出來的5G技術來看,峰值速率、頻譜效率等方面還不能說有什么突破性的進展。”徐直軍說,“所以我認為,業(yè)界還要加大投資,改進基站的架構、網絡架構,并在核心技術上推出有突破性的技術和突破性的解決方案,這樣才能真正稱得上5G。”
“華為已經從三個維度明確了未來5G最關鍵的三個需求:時延、吞吐率及連接數,即1ms的時延,10Gbps的用戶速率,以及1000億的連接。”楊超斌說。
2020年實現商用部署
盡管5G技術研發(fā)在世界范圍內進展迅速,在一些概念、需求和關鍵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進展,但楊超斌認為,目前5G仍處于初期研究階段,相當于2004年的LTE。接下來才是標準化以及產品開發(fā)階段,最后進入部署階段。
“目前5G的標準化工作還沒有啟動,業(yè)界預計標準研究立項會從3GPPR14在2016年開始。”楊超斌說。
由于5G將是真正的融合網絡,因此將實現各種標準的統(tǒng)一。“我們希望到2020年,全球建立5G的統(tǒng)一標準。”楊超斌說。
無線通信領域最寶貴的是頻譜資源,在過去三年,根據華為網絡部署情況,網絡容量每年都按照60%的速度在增長,這意味著整個產業(yè)需要更多的頻譜。“我們呼吁亞太乃至全球的頻譜管制機構及時分配移動頻譜,以提高移動寬帶滲透率。”楊超斌說,“6G以下頻段仍將是5G的主要頻段,更高的頻段將是6G以下核心頻段的補充,主要用于需要密集大容量、密集連接的一些熱點區(qū)域部署。”
目前國際電聯(ITU)正在研究2020年及以后的IMT頻譜要求,2015年WRC(WRC-15)將針對60GHz以下的頻率提出相關技術方案,2019年將針對60GHz之上的頻率。此外,3GPPR14預計將在2016年啟動SI,2020年實現5G商用。
“根據5G在標準化和頻譜方面的進展,華為將在2018年部署5G試驗網,2020年將實現5G商用網的部署。”楊超斌表示。
5G第一陣營
與3G、4G時代的行業(yè)地位不同,在5G時代,華為已經領先發(fā)力,牢牢占據了第一陣營的位置。
據了解,2009年華為即啟動了5G研究,目前已經在5G組網架構、頻譜使用、空口技術、基站實現等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。
“華為在2018年前將至少投資6億美元用于5G研發(fā)。目前華為從事5G研發(fā)的專家工程師有300多人,并在全球范圍內建立了9個5G研發(fā)中心。”楊超斌說。
2014年11月4日,華為聯合英國薩里大學5G創(chuàng)新中心(5GIC)宣布,世界首個5G實地測試床testbed開工,華為將陸續(xù)為5GIC的聯合研發(fā)項目投入500萬英鎊的資金。據悉,5G測試床的建設大概需要一年時間,第一階段建設預計在2015年4月竣工,之后將用于幫助5GIC成員及行業(yè)合作伙伴開發(fā)和測試各自的5G技術。
在2014全球移動寬帶論壇進行期間,華為宣布將與MEGAFON合作為2018年世界杯場館提供5G網絡覆蓋,與Etisalat合作為2020年世博會場館提供5G網絡保障,在5G網絡實際部署方面走在了行業(yè)前列。
此外,華為還極力推動行業(yè)企業(yè)、研究機構共同參與,促進5G的盡快成熟。為此華為與全球多個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合作伙伴、20多所大學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,并積極與歐盟METIS、ITU、中國IMT-2020和3GPP等機構合作推進5G的研究,并組織了5G@Canada、5G@Europe等系列行業(yè)峰會。
“5G的成功,必須建立在全球生態(tài)鏈健康發(fā)展的基礎上,走開放創(chuàng)新、廣泛合作的道路。”楊超斌最后說,“華為也將不遺余力,利用通信行業(yè)的技術儲備積累和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共同推動這一進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