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課 簡單網絡管理協議SNMP
一 SNMP協議介紹
簡單網絡管理協議(SNMP:Simple
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)是由互聯網工程任務組(IETF:Internet
Engineering Task Force )定義的一套網絡管理協議。該協議基于簡單網關監(jiān)視協議(SGMP:Simple
Gateway Monitor Protocol)。利用SNMP,一個管理工作站可以遠程管理所有支持這種協議的網絡設備,包括監(jiān)視網絡狀態(tài)、修改網絡設備配置、接收網絡事件警告等。雖然SNMP開始是面向基于IP的網絡管理,但作為一個工業(yè)標準也被成功用于電話網絡管理。
1. SNMP基本原理
SNMP采用了Client/Server模型的特殊形式:代理/管理站模型。對網絡的管理與維護是通過管理工作站與SNMP代理間的交互工作完成的。每個SNMP從代理負責回答SNMP管理工作站(主代理)關于MIB定義信息的各種查詢。下圖10是NMS公司網絡產品中SNMP協議的實現模型。

圖10
SNMP代理和管理站通過SNMP協議中的標準消息進行通信,每個消息都是一個單獨的數據報。SNMP使用UDP(用戶數據報協議)作為第四層協議(傳輸協議),進行無連接操作。SNMP消息報文包含兩個部分:SNMP報頭和協議數據單元PDU。數據報結構如下圖11。

圖11
- 版本識別符(version identifier):確保SNMP代理使用相同的協議,每個SNMP代理都直接拋棄與自己協議版本不同的數據報。
- 團體名(Community Name):用于SNMP從代理對SNMP管理站進行認證;如果網絡配置成要求驗證時,SNMP從代理將對團體名和管理站的IP地址進行認證,如果失敗,SNMP從代理將向管理站發(fā)送一個認證失敗的Trap消息(見后);
- 協議數據單元(PDU):其中PDU指明了SNMP的消息類型及其相關參數。
2. 管理信息庫MIB
IETF規(guī)定的管理信息庫MIB(由中定義了可訪問的網絡設備及其屬性,由對象識別符(OID:Object
Identifier)唯一指定。MIB是一個樹形結構,SNMP協議消息通過遍歷MIB樹形目錄中的節(jié)點來訪問網絡中的設備。
下圖給出了NMS系統中SNMP可訪問網絡設備的對象識別樹(OID:Object
Identifier)結構。

圖12
下圖13給出了對一個DS1線路狀態(tài)進行查詢的OID設置例子。

圖13
圖14中左圖給出了RFC2495對DS1/E1中繼線的MIB信息樹圖,右圖是NMS系統中對機架Chassis管理MIB約定。
點擊查看
圖14
3. SNMP的五種消息類型
SNMP中定義了五種消息類型:Get-Request、Get-Response、Get-Next-Request、Set-Request、Trap。
- Get-Request 、Get-Next-Request與Get-Response
SNMP管理站用Get-Request消息從擁有SNMP代理的網絡設備中檢索信息,而SNMP代理則用Get-Response消息響應。Get-Next-Request用于和Get-Request組合起來查詢特定的表對象中的列元素。如:
首先通過下面的原語獲得所要查詢的設備的接口數:
{iso
org(3) dod(6) internet(1) mgmt(2) mib(1) interfaces(2) ifNumber(2)}
然后再通過下面的原語,進行查詢(其中第一次用Get-Request,其后用Get-Next-Request):
{iso
org(3) dod(6) internet(1) mgmt(2) mib(1) interfaces(2) ifTable(2)}
SNMP管理站用Set-Request
可以對網絡設備進行遠程配置(包括設備名、設備屬性、刪除設備或使某一個設備屬性有效/無效等)。
SNMP代理使用Trap向SNMP管理站發(fā)送非請求消息,一般用于描述某一事件的發(fā)生。
凤庆县|
泸水县|
卢湾区|
鲁甸县|
连云港市|
湘西|
乐山市|
渭源县|
岳普湖县|
洱源县|
邓州市|
东山县|
莲花县|
八宿县|
泾阳县|
五家渠市|
巧家县|
仙居县|
阜平县|
安吉县|
横山县|
博客|
天柱县|
永川市|
衢州市|
济阳县|
西乌|
琼海市|
彭泽县|
兴海县|
柏乡县|
阳东县|
清原|
平顶山市|
苏尼特左旗|
民勤县|
九龙城区|
景宁|
鹰潭市|
济源市|
云林县|